最近的新能源汽车圈,因超级闪充技术的突破彻底沸腾,充电速度的比拼进入了“毫秒级提升”的新阶段。从比亚迪到极氪,车企们接连抛出的高功率补能方案,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宝聚荣配资,更让“电动车补能赶上燃油车”的目标变得触手可及,甚至可能成为压垮燃油车最后优势的关键力量。
今年3月,比亚迪率先发力,在“超级e平台”中推出“兆瓦闪充”技术。这套方案的核心是能实现1000千瓦(1兆瓦)的充电功率,换算下来峰值充电速度达到1秒2公里,搭载该技术的汉L车型,只需闪充5分钟就能补充400公里续航——这个速度已经接近燃油车“加满油即走”的效率,让不少消费者第一次觉得电动车长途出行不再是难题。
但技术的突破没有止步于此。不久后极氪发布的新款极氪001,直接将充电功率推向了新高度。这款车型搭载宁德时代定制电池宝聚荣配资,充电峰值功率飙到1321.2千瓦,官方数据显示6分30秒就能补充497公里续航,更关键的是它实现了12C的充电倍率。对普通用户来说,12C意味着一块100度电的电池,理论上12分钟就能完全充满,而且这并非停留在PPT上的概念技术,实测视频中极氪新001的充电速度确实能超过10C,实用性得到了验证。
事实上,极氪的超级闪充布局早有铺垫。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,极氪科技就全球首发了V4极充兆瓦桩,这款充电桩的单枪峰值功率和单枪峰值电流均达到1300千瓦/安培,创下“双1300”的全球第一纪录。更值得关注的是配套的充电场站建设,首个V4极充兆瓦站已经落地杭州,站内采用了多功能灵活配置技术,整体占地面积比上一代解决方案缩小了61%,单站最多能承载10个兆瓦液冷终端,大大提升了场站的部署效率和未来扩展空间,为技术普及打下了基础。
超级闪充技术的成熟,正在逐步瓦解燃油车最后的核心优势。一直以来,燃油车能在长途出行中占据主导,靠的就是补能的“普适性”——全国各地的加油站随处可见,油快耗尽时几分钟就能加满。而电动车此前最大的痛点就是续航焦虑,长途出行前必须提前规划路线、预留充足充电时间。但随着兆瓦级闪充技术的推进,电动车的补能效率正在快速追赶,甚至未来可能反超。
当然,不少人对超级闪充仍有顾虑,核心集中在两个问题上。一是担心高功率充电会给电网带来过大负荷,其实行业早已给出解决方案:兆瓦级充电桩都会配套建设储能站,这些储能站就像“蓄水池”,先将电网电力储存起来,再通过储能站为车辆充电,既能稳定电网负荷,又能保证充电功率不打折。二是担心多车同时充电会导致功率分流,实际无法达到标称速度。虽然节假日高峰时段这种情况难以完全避免,但各大车企正在推进“品牌专属充电桩”布局——其他品牌车型在自家充电桩充电,要么无法使用,要么收费更高,这就保证了自家车主的充电体验,比如极氪车主在极氪兆瓦站充电,就能大概率享受到满功率补能。
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加大三电技术研发投入,充电运营商也开始合作建设“兆瓦闪充站”宝聚荣配资,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体验还会持续升级。当电动车不仅在续航、智能化上超越燃油车,连补能效率也能与之持平甚至超越时,燃油车赖以为生的最后一点优势,或许真的会被彻底抹去。这场由超级闪充引发的补能革命,正在悄悄改写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。
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